主页 > imtoken市场打不开 > 股灾 2001年、2008年、2015年几乎每7年就会发生一次崩盘,2022年历史会重演

股灾 2001年、2008年、2015年几乎每7年就会发生一次崩盘,2022年历史会重演

imtoken市场打不开 2023-01-17 04:11:45

在 2001 年、2008 年和 2015 年,几乎每 7 年就会出现一次衰退。今年是 2022 年,历史会重演吗?

年年花都一样,人年年不一样。句首,表示市场的历史走势总是惊人的相似,呈现出一定的大周期规律。如果你是在投资市场长期生存的老投资者,你就会知道,在过去的 20 年里,实际上发生了 3 次史诗般的暴跌。这三个暴跌分别发生在 2001 年、2008 年和 2015 年。 ,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即几乎每7年左右发生一次崩盘,而今年恰好是2022年。这个历史规律会不会重演,如果重演,我们该如何应对?

2001,2008,2015几乎每7年都会出现一次暴跌,2022历史会重演么

历史规律

我先看看2001年、2008年、2015年的历史,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水平?一般来说,有宏观政策的原因,有贸易体制的原因,有经济周期的原因,外部经济环境的原因等等,但是这些原因都可以归结为一个原因,那就是资金端的原因,简单来说就是市场上有足够的钱,股市容易涨,而市场上钱少了,股市就容易下跌,因为不管公司的基本面、业绩、行业政策如何,要想推高股价,那就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推广它。没有钱,所有的分析都是无用的。

股灾

2001,2008,2015几乎每7年都会出现一次暴跌,2022历史会重演么

基金推广

所以,我们在看大周期的时候,一定要关注我们自己央行的货币政策和美联储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因为这是所有行业分析、技术分析、以及个股逻辑。在这里,我们回顾一下2008年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是如何发生的,我们将充分理解为什么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和美联储国债的收益率是最重要的。

股灾

2001,2008,2015几乎每7年都会出现一次暴跌,2022历史会重演么

次贷危机

为了便于理解,这里用比较简单的语言进行说明。房地产市场开始前所未有的繁荣。与前几年全国范围内的住房争夺战一样,银行和各种金融机构也开始向信用不佳、没有还款能力的群体放贷,以赚取更多的钱。在这种刺激下,大家开始拼命买房,房价上涨,但这还不足以满足银行的野心。银行把这些贷款打包成可以融资的金融产品,卖给美国两大房地产公司股灾,房地产公司拿到这些金融产品,去资本市场继续融资和放贷。由于这些打包证券产品得到了保险机构的高度评价和背书,世界各国纷纷买入。

股灾

2001,2008,2015几乎每7年都会出现一次暴跌,2022历史会重演么

美国曾经过热

但是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而这种虚假的房地产繁荣直接推高了美国的通胀水平,因此美联储在2004年开始加息以遏制通胀。 2006年直接将利率从1%提高到5.25%。利息的大幅增加,直接导致一开始就有低息贷款的人。在无法偿还抵押贷款之初,大规模的减产开始席卷美国,原本进入证券市场的打包产品变得一文不值,引发恐慌性抛售,最终引发我们所熟知的美国次贷危机。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买了这个产品,直接导致了其他国家或多或少的金融风暴。另外股灾,当时我们的金融市场并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们的股市。跌倒。

股灾

2001,2008,2015几乎每7年都会出现一次暴跌,2022历史会重演么

当年的经济和楼市

而这次暴跌的原因是我国第二次发生,也就是2015年那一年,虽然2015年的暴跌并不是因为所谓的次贷包,但深层次的原因是类似的,就是增加杠杆作用。美国次贷危机的本质是银行资本家不断追求高回报。向房地产增加杠杆最终导致了崩盘。我们在 2015 年的危机本质上是股票市场中各种伞形信托形式的杠杆基金过多。短短几个月,大盘就被推到了五六千点。 ,这显然与经济基本面不符。

股灾

2001,2008,2015几乎每7年都会出现一次暴跌,2022历史会重演么

财务杠杆

管理层也看到了这种对银行和金融体系构成巨大威胁的杠杆风险,因此开始打击杠杆资金。短期内,各类资金开始成群结队地外逃。即使出台了很多政策,甚至向美国学习断供,也无法限制这种暴跌。之所以这么说,是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为什么我们这两年加大了限贷、炒房的力度,而股市暴跌的直接原因,就是股市暴跌的直接原因。资金流向。

2001,2008,2015几乎每7年都会出现一次暴跌,2022历史会重演么

提前限制

了解了上面的逻辑之后,我们再来看看2022年历史会不会重演。我个人认为,重演这种历史的概率很低。美联储加息缩表初期或许会有比较大的跌幅,但总体上不会出现这么大的暴跌。原因很简单,我们基本上已经提前提前了。限制资金的杠杆水平。房地产杠杆在2022年之前的两年开始逐渐下降,这一次股市水平没有以前那么高了。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每当股市即将上涨时,权重就会下降。这是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的目的是等美联储一系列政策落地,然后就是机会,所以没有市场进入。最好是观望。今年确实不太稳,已经入市的热门板块反弹,或出来,或转投估值偏低的板块。